冷制皂手工藝

(在40-50度恆溫下製皂,最大限度控制自然植物的營養成份在製皂過程中流失。)

天然健康源材料

風月流面向全球採購植物油、水、礦物等天然、健康、無污染、環保得原材料。全力研發個人香氛、沐浴、身體護理、護膚等系列 產品。

自然主義價值觀

風月流崇尚天然護膚理念!
將天然有機、尊重環境、溫和潔淨、深層呵護、愛護家人的護膚理念傳遞給每位客人。

推崇中國傳統文化

風月流秉承中醫養生理念、沿襲古代養顏祕方,結合現代科學工藝技術,將具有調理護膚功效的漢方成分融入產品中。

苦楝皮

苦楝爲落葉喬木植物,高10-20m。樹皮暗褐色,縱裂,老枝紫色,有多數細小皮孔。生于曠野或路旁,常栽培于屋前房後。該植物在濕潤的沃土上生長迅速,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酸性土、中性土與石灰岩地區均能生長,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區的良好造林樹種,在村邊路旁種植更爲適宜。

該種不僅是材用植物,亦是藥用植物,其花、葉、果實、根皮均可入藥,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鈎蟲,但有毒,用時要嚴遵醫囑,根皮粉調醋可治疥癬,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頭癬。此外,果核仁油可供制潤滑油和肥皂等。

曆史考證 楝《神農本草經》列爲下品。《圖經本草》稱苦楝。蘇頌謂:“楝實以蜀川者爲佳,木高丈余,葉密如槐而長,三四月開花,紅紫色,芳香滿庭,實如彈丸,生青熟黃,十二月采之,根采無 時。”李時珍按羅願《爾雅翼》雲:“楝葉可以練物,故謂之楝,其子如小 鈴,熟則黃色如金鈴,象形也。”本種果實、根及木皮、花、葉均入藥。 用藥特點 性味 《別錄》:"微寒。" 《日華子本草》:"苦,微毒。" 《醫林籍要》:"大苦,大寒。"

功能主治 清熱,燥濕,殺蟲。治蛔蟲,蛲蟲,風疹,疥癬。 用藥禁忌 體弱及肝腎功能障礙者、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均慎服。亦不宜持續和過量服用。苦楝皮有壹定的毒副反應,服藥中毒後可有頭痛、頭暈、惡心、吐吐、腹痛等症狀。嚴重中毒,可出現內髒出血、中毒性肝炎、精神失常、呼吸中樞麻痹,甚至休克、昏迷死亡。 《新修本草》:“此有兩種,有雄有雌。雄者根赤無子有毒,服之多使人吐不能止,時有至死者。雌者根白有子微毒,用當取雌者。”

《福建藥物志》:“苦楝根皮驅蟲有效,但有壹定的毒性,應結合患者的年齡、體質等情況,慎重投藥。”

藥理作用

1. 驅蟲作用 川楝、 苦楝的根皮或幹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驅蛔作用.其酒精提取物在體外對豬蛔,特別對 苦楝皮 其頭部有麻痹作用.川楝素的作用較酒精提取物爲強.與山道年相比,川楝素對蛔蟲的作用慢而持久.川楝素低濃度(1:5000~1:9 000)時對豬蛔及其節段(頭部及中部)即有明顯的興奮作用,表現爲自發活動增強,間歇地出現異常的劇烈收縮,其運動的規律被破壞,並持續較長時間(10~24小時).此種興奮作用是苦楝素透過蟲體表皮,直接作用于蛔蟲肌肉,擾亂其能量代謝,導致收縮性疲勞而痙攣,最後使蟲體不能附著腸壁而被驅除體外.較高濃度(1:1000以上),則可麻痹豬蛔,特別是麻痹其頭部的神經節.所謂麻痹作用,可能是蟲體長期受藥物作用後而呈間歇性痙攣收縮的貌似靜止狀態.25%~50%苦楝皮藥液在體外對小鼠蛲蟲也有麻痹作用.苦楝皮提取液尚有壹定的抗血吸蟲作用

2. 抗真菌作用 苦楝子乙醇浸液(1:4)在試管內對黃色毛癬菌、同心性毛癬菌、許蘭毛癬菌、奧杜盎小芽胞癬菌、鐵鏽色小芽胞癬菌、羊毛狀小芽胞癬菌、紅色皮膚癬菌、星形奴卡菌等常見的致病性真菌,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;熱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.但水浸劑特別是煎劑較醇浸劑弱.

3. 對肌肉收縮的作用 實驗表明: 川楝素對骨骼肌由直接刺激引起的收縮反應有增強作用;對豚鼠平滑肌的自發收縮亦有增強作用,並可被阿托品所對抗.但對大鼠心肌由直接電刺激引起的收縮反應則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.

4. 其他作用 川楝素 200mg/kg 灌胃,能使兔在體腸肌張力及收縮力增加,故用以驅蟲時,不需另加瀉藥.其對腸肌的興奮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斷,但能被抗組胺藥苯海拉明所拮抗.

研究表明: 川楝素有抗肉毒杆菌毒素的作用.川楝素能顯著延長肉毒中毒標本對間接刺激收縮反應的麻痹時間,提示其能在神經肌肉接頭處對抗肉毒的阻遏作用.對B型肉毒中毒亦有保護作用;與抗毒血清合用,可明顯降低抗毒血清用量.川楝素及其衍生物對肉毒毒素中毒的動物有明顯的治療效果.但因其毒副作用大,化療指數低,故無實用價值. 川楝皮和川楝素在壹般劑量,對血象、血壓、呼吸、子宮等均無明顯影響.川楝素能使小鼠自發活動降低,但與戊巴比妥鈉無協同作用.
 
【苦楝皮的功效】

代表產品

  • 手工皂名稱

     
  • 手工皂名稱

     

繁体中文 | ENGLISH

© 2014 FINALO. All rights reserved.